爱游戏体育平台app登录
成渝双城十年变城市营销社交化
来源:爱游戏体育平台app登录    发布时间:2024-03-31 10:49:27

  文/梁湘,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媒体创业导师,红旗融媒体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四川轻化工大学讲师,《财富时代》专栏作家,国内知名新(融)媒体前沿研究学者,担任国内多家有名的公司新媒体方面顾问。

  提起城市集群发展,过去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而这十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牵头引领下,身处内陆的西部城市迎头直追。成渝双城在经济、交通、外贸、人口、民生等方面的区域价值凸显,深深打下中国内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根基。

  城市化发展,战略打头,交通先行。交通领域,对外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与中欧班列的协同联系,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3成有余,进出口总额达到1.7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9.7%。对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对内,四川区域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6100公里,覆盖成都、绵阳、宜宾、泸州、德阳、自贡、乐山、遂宁、内江等20万人口以上区域内覆盖城市,基本形成大成都范围1小时通勤,成渝双城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周边邻近核心区域城市3小时通达。与此同时,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高达7.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对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共同富裕、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探索有价值的发展路径。

  从古至今,交通都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根基所在。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社交网络在某一些程度上也承担着通路连接的重要责任。在经济文化交流层面,一个城市形象的打造、宣传亦是离不开社交平台发挥作用。利用互联网化、社交化的传播,内陆城市的地域劣势逐渐模糊,且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突破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地域限制的“交流开发”,是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而面向乡镇、面向城市、对全国、面向全亚洲、面向全世界的“交互式传播”。

  回到十年前的2012年,在那个移动互联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基于pc端,基于纸媒、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其实是呈现出中心化、单向传播的特征。人民群众对城市形象的概念,还比较抽象模糊,大体便是“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之都”“深圳经济发展速度极快”这样的表象记忆点……而提起西南城市,借助于选秀节目以及张艺谋导演的城市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城市形象还算深入人心。而以解放碑为首的城市更新,山水文化,以及一系列影视作品的宣传,使得重庆这座城市也在大众脑海里留下了记忆点。然而,除了成都重庆,其他川渝城市在全国大多数人民心中,统统便是“山城”,被打上了“美食味道在线”“经济却欠发达”的固化标签。

  而如今,十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快速的提升,除去川渝美食的吸引力之外,成都连续跃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经济总量增幅超过 190%,迈入超大城市行列,重庆城市GDP从2012年的1.16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2.79万亿元、十年年均增长9.2%,成渝双城长期位居于“中国最想去旅游的城市”榜单TOP10,“全国最宜居城市”榜单TOP10。除去成都和重庆这两位“领头羊”,周边宜宾、绵阳、乐山、万州、涪陵、长寿等城市也逐渐探索出来了一条条区域特色发展道路。透过榜单排名看本质,“最具幸福感”体现了人民生活方式的对外吸引力,“最想去旅游”体现了旅游消费的对外吸引力,“最宜居”则是体现了城市人口的吸引力。“三个最”相互连通,十年来成渝双城的城市综合吸引力,不用多说,清晰可见。这离不开成渝双城经济的共赢发展,更离不开成渝双城的城市形象对外宣传。

  成都,被戏称为“网红城市鼻祖”,连“成都朝霞”“成都出太阳”“成都下雨”“成都下雪”,这般在其他城市稀松平常的气候气象,都能成为社交网络直冲全国热搜榜的热门讨论话题。

  重庆,近年来连续成为“抖音美好城市之首”,基于一些社交化的短视频玩法,重庆成为抖音打卡数最多的城市目的地,“轻轨穿楼过”“重庆小面”等标签成功打造。虽说城市营销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西方,但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市的宣传路径,能够说是将本土特色化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从传播主体来看,西方城市营销大多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进行宏观顶层设计,然后再由市场化企业接手,进行宣传措施落实。可在川渝地区,尤其是成都,本地MCN机构、内容创作者、KOL、KOC资源丰富,天然就形成了传播声量源源不断的增口。另外,川渝区域内的社交平台普及率高,年轻群体占据了强势的社交网络话语权,这在无形之中又为宣传声量添砖加瓦。再加上川渝人骨子里的幽默感,叠加社交网络玩梗的个性化传播方式,种种优势组合,使得成都和重庆逐渐形成“政府-社交网络站点平台—MCN机构—KOL—KOC—本地社交平台用户”共同发声的传播矩阵,传播主体以市民为主,官方退居幕后,更为水到渠成。

  其次,从城市基因来看,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产品,产品的宣传点便是城市的记忆点。而成渝双城在发掘、打造便签方面,网红基因可谓是得天独厚,与生俱来。以熊猫文化为例,从IFS巨型熊猫开始,这两年又打造了都江堰仰天窝的熊猫,除去熊猫本身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背后彰显了城市营销的一个特色——社交网络打卡文化的兴起。基于爱分享、好出片、跟风种草等用户心理,成都能够说是玩转了打卡地的社交化传播。以城市更新为例,成渝双城这十年来都极其注重社区改造与城市开发,无论是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构建,还是重庆对于新旧交替间进行的产业提档升级,这些战略布局对于城市对外吸引力的塑造都至关重要。一是城市投资,二是城市消费,二者联动发展最后落在社交网络上,落在居民生活幸福感,落在对“人”的吸引力上。

  最后,从城市营销社交化措施来看,从标签塑形象,以点带面。先单独看成渝双城,从“点”出发,成都成功塑造出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生活美学”“时尚潮流”等社交化标签,重庆深入打造了山城夜景、轻轨穿楼、洪崖洞解放碑等商圈的社交化地标。从“面”出发,塑造出城市的对外气质与整体形象,不断加深这些记忆点在社交网络中的曝光率与话题度。再联动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说当前经济圈内周边城市的经济体量与成都、重庆还有一定差距,但从协同发展层面来看,从“点”出发,城市挖掘个性化的网红标签,塑造对外吸引力,再从“面”出发,串联成线,以旅游带动消费,以交通赋能贸易,以金融联动资本,以科技引领产业,共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一个十年。



上一篇:“城市营销”概念及关键问题 下一篇:破局内卷!会展行业的新时期新营销策略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