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丨杨维康:野生动植物保护你所不了解的数字技术
来源:资质荣誉    发布时间:2024-04-21 12:35:27

  天山网讯(记者姜岚报道)3月3日,在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杨维康,带来了《数字科技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多方位为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处方”。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连接人类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数字科技正在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刻改变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运用可连网设备技术。在接到救护任务后,野外救护人员在现场能够最终靠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和APP对待救护动物进行拍照、录像记录救护过程并标记经纬度。对放归动物也可以标记放归地点,记录放归过程。比如,在救护后的野生动物饲养过程中,笼舍安装联网的温湿度记录仪,自动记录温湿度,如果环境温湿度不符合该野生动物知识库的生存环境条件时,信息系统能够直接进行自动预警。

  其次,数据库技术。据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官网,超过2500万份野生动植物交易记录被录入CITES贸易数据库中。作为最全面、最权威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数据库,该工具使CITES缔约方和公众能了解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交易情况。对各种野生动物逐步建立完善野生动物知识库,记录动物相关的生存环境、野化训练、救护知识,饲养知识,繁育知识等信息,为以后救护、饲养、放归该类动物时提供知识参考。

  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和红外相机。卫星定位技术多应用在迁徙鸟类的监测上,在鸟类身上绑一个发射器,通过发射器传出的信号,就能了解鸟类的迁徙路线。例如卫星定位反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一条清晰的白鹤东部迁徙路线图。

  通过设置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红外相机,可以记录动物的活动轨迹、繁殖行为、食性等信息。与传统的野外观察相比,红外相机可以在不干扰动物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的监测,避免了人类干扰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此外,红外相机还能够适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例如监测盗猎行为、记录濒危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等。

  AI算法快速分析无数小时的视频片段,并从茂密丛林中的许多其他动物图像中识别出考拉。

  该技术是采用深度学习框架,进行图像识别的模型,通过逐步积累数据来进行训练,模型大规模深度学习逐步的提升准确率。2018年,Noaa 与谷歌AI的生物声学团队合作,创建了一个可以识别座头鲸歌声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整个数据集能够识别座头鲸的歌声所在,确定了它们在夏威夷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栖息模式。

  二维码技术。对不认识的植物,只要打开“形色”或“花伴侣”等手机客户端,对准植物的特征部位扫一扫,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得到关于它的根茎叶花果、分布及生长习性在内的详情信息。对救护场地笼舍和野生动物物种进行二维码标识,通过移动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可以准确了解笼舍物种的情况。

  多媒介接口技术。多种传播沟通媒介,例如新闻App、微博、微信、抖音等。利用多媒介接口技术能开通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的窗口。同时也可通过多媒介作为获取野生动物信息的来源。



上一篇:【48812】“呱呱气候APP”晋级啦!全新规划精准的气候预告等你来体会! 下一篇:【48812】智能照明点亮矿山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