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庄宇:日常的温暖——“为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来源:资质    发布时间:2024-04-07 19:12:50

  2023年9月24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在专题三“为人民而设计”的会议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庄宇教授作题为《日常的温暖:“为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主旨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径、空、用、场”四个方面如何体现为人设计。

  众所周知,十四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也加速了人们世界观的转变,“文艺复兴”运动自此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其代表,强调尊重个人兴趣、尊严、思想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社会生活中要“为人”谋福利,教育注重发展人的个性等,这深刻地影响了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每个方面。今天,经历了几年的疫情,我国的城市建设正不断地从粗放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向精细化品质提升转型,“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观也正通过众多日常的空间细节,践行着 “人民城市”的思想和理论。

  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担当着多种角色,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既有作为宏大叙事的结构性元素,也有更多关注日常活动的局部性场景。在许多重要绘画作品中,我们显而易见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题材下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贴近中心聚焦、围绕鲜明主题而展开的,后者则不局限在单一中心而更强调多样丰富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存在。这种差异,同样也突出地反映在规划实践中,比如在快速建设目标下运用“轴线、大广场、大绿地、完形形态”等要素来成就宏大叙事式的公共空间,而较少关注具体的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需求和体验、关注日常公共空间的渐进完善过程、关注或喧闹、或宁静、或繁华、或朴素的日常场所之多样性魅力,及其折射出的有机生长规律。

  早些年在苏州金鸡湖西岸地区城市设计研究生教学中(图1),我们尝试了不同价值取向下的公共空间匹配实验,在同样容量的公共资源下也许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是呈现一个宏大的结构性城市空间,还是偏重步行友好的日常生活场景?这确实可以让我们在规划和城市设计层面更多的讨论和思辩。

  “为人”的空间该怎么塑造?不少情况下,城市规划和设计总图中呈现了强烈的轴线和完形的公共空间,建成后却没获得公共活动的预期,缺乏人气和活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广州珠江新城中的公共空间比较好地平衡了结构性和日常性的关系,其中既有作为城市主轴的空间秩序存在,也有市民和游客非常喜爱的绿荫空间和活动广场(图2)。

  到底是先有建筑(群)形态的规划建设、然后公共空间营造,最后成就日常生活?还是相反的顺序抑或互动下的结果?新城开发和旧城更新的途径有很大差别的,城市发展是个新旧更替、修补完善的有机迭代过程,但“建筑为公共空间而在,公共空间为日常生活而在”是其中不变的永恒(图3)。当今不少大型街坊商业项目中已经很强调这种建筑与公共空间的相互界定关系,来造就留得住人的场所,但城市设计实践中还要一直地通过观念提升和规则完善来塑造“为人”的公共空间。

  规划和设计的视角中,自上而下的思考往往包含城市中公共空间的容量需求多少、如何布局保持均衡和公平性,并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级有所区分。而自下而上的考虑,首要关注的就是人的问题,通过使用者的画像分析日常活动的需求、公共空间和日常活动的关系,探讨怎样塑造符合和激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实现过程需要规划和设计互补支撑,两者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方案、实施方案多个阶段中的占比也不一样,反映出“为人”目标在资源分配和空间营造的两个重点。

  不同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大型集体活动,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日常活动需求已发生很大的差异,变得更多样、兼容,包括了社交、消费、文化、休闲、游憩、体验、健身、疗愈等等(图5)。那么在城市设计的工作层次,如何为公共空间的营建打好基础?

  美好的城市满足了人在行为活动、身体感受和心理认知的多种需求,也形成了多项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包括可识别、可达性、可渗透、多样性、丰富性、个性化和视觉适宜等,其中多方面都涉及到公共空间的品质。为了让这些核心价值更好地指导城市设计实践,让公共空间回归“人本”,在此提出了“径、空、用、场”四个方面的考虑。

  所谓“径”就是市民日常出入公共空间的通道,首要是可达性的问题,最重要的包含紧凑和公平两方面。紧凑是对应步力可及的城市布局,在步行能力可以到达的范围提供公共空间及与功能区域连接的路径系统;公平即配置合理,公共资源的配置应与周边社区/ 功能区人群的需求相吻合,且顾及残疾人、老人、小孩出行能力的差异,通过路径系统和空间节点的协同来回应更多市民的公共活动需求。

  以上海虹口四川北路公园地区的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城市轨道线、主干道路和市政雨水干管等要素对这个地区带来了多种切割,使公共空间可望而难及。城市设计研究提出,通过高架或下穿的立体方式打通若干个节点,把城市原来的步行网串联起来,使得更多市民能避开阻碍享受到绿地公园带来的福祉,前后比较中就可看出路径的修补和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的影响差异了(图6)。

  “空”是以人为基准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建筑围合、宜人尺度、形式丰富、动静相宜等原则是塑造高品质公共空间的要则,好的公共空间能吸引人们在此驻留、诱发社交、疗愈、休憩等等不同的活动,包括观赏城市风景和“人看人”。

  建筑围合是空间品质的起始,深圳的万象天地、北京的三里屯Village、上海的大宁商业中心(图7)等,都属于占用完整街坊的商业街区,其中的准公共空间由建筑共同围合而成,空间绝对尺度并不是很大,但建筑的围合度非常高,建筑高度与广场尺度的关系对人的感受而言很舒适。

  图7:深圳万象天地、北京三里屯Village、上海大宁商业中心(左/中/右)

  深圳福田区22、23-1街坊地区的城市设计中,作为独立街坊的两处街头绿地公园被周边其他街坊的建筑所围合限定,拥有高质量的空间归属感。有别于前述的单一街坊内(准)公共空间的塑造,这类不同街坊间建筑群与公共空间的互为限定关系在此起彼伏的建设过程很难为某个地块的发展机构或设计师所控制,需要运用城市设计及其导则管控才能在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图8)。

  以“人”为基准需要回应人们在空间中的知觉体验和行为特点,比如人的视线、视距以及建筑尺度、空间尺度、界面对活动的支持等内容,比如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体验也会受到听觉感知的影,如稳定的背景声(如轻柔的跌水声)能够给大家提供更放松的阅读环境、社交和餐饮活动也需要背景声提升私密性,而强劲的背景声(如快节奏的音乐)则利于运动和快速消费。

  这些为人们日常生活所考虑的公共空间营造都需要城市设计搭建一个基本形态框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有更多提升品质的余地。

  杭州拱宸桥地区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进入杭州的水上门户区,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财富。该地区的桥西直街D32商业综合街区项目是从城市设计入手来展开规划和设计的,从周边地区的整体形体出发,通过对规划建设体量的化整为零,避免对历史环境的压迫感,建筑群围合出多个公共空间,串联在在既有沿河街道上,形成新旧共生的公共空间体系,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多元活动需求。除了保证建筑和公共空间的依存关系,还注重公共空间内活动和界面支撑功能的关系,注重公共空间尺度的推敲以满足大家适宜丰富的视觉体验(图9)。

  “用”大多数表现在日常公共活动的支持上,尽量使得公共空间及周边通过“混合功能促活力、多样活动有选择、多元文化有交流”而贴近日常生活。

  在公共空间及周围“功能和使用”的布局上,城市设计师可以站在地区而非个体项目的视野下,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来主导和推进公共利益和公共生活。上述商业综合街区案例中,设计团队依托对这个地区的市民和游客群体的日常活动和消费喜好的调研分析,在总体布局中调整街道和广场的功能界面,弱化车辆出入口、货运路段、消防机电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的消极影响,突出大众消费店面和文化休憩等活动空间对日常性的氛围营造。

  “偶发性活动”常常是衡量公共空间“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很大变数。在环境品质比较差的情况下,与必要性活动相比,偶发性活动发生概率极低,而一旦空间品质具有吸引力,偶发性活动就会形成爆发式增长。上海杨浦区的大学路(图10)从规划道路变身为如今“网红打卡”的必游街道,充足表现了城市设计中混合功能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关键影响。

  功能混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空间中的使用和活力,也是对既有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技术规定的一大突破。公共空间的活性离不开多元的周边功能和人群,原来单一用地模式和规划思路需要有所突破,在平面和垂直方向都需要混合功能的可能。如今,不少项目中允许住宅和办公、商业等功能混合,虽然给产权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对贴近市民的日常公共生活能带来了更多便利。

  “场”即场所(genius loci),原本是指一个地方的守护神,之后被引申为场地的归属认同感和地域感,特别指符合某个地方的独特气质、氛围和精神。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一定是有记忆、传递情感的地方,通过故事、传说、氛围、特征等使人感受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情感依托和归属。

  图11:明清时期舆图(上左)、月港城市设计分析图(上右)、局部鸟瞰(下)

  以福建漳州的月港地区为例(图11),它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点,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现存历史建筑和场地遗存,虽然经过多年的更迭变迁,但依稀可以显露出在“大航海”时代的繁华鼎盛痕迹。月港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厘清历史脉络、挖掘地方文脉,在把握关键历史格局基础上“向史而新”:通过环城道路确定了老城更新的边界,保护了被遗忘的城市结构骨架、多处重要建筑遗存以及当年最繁忙的月溪水道,让公共空间的体系和节点成为传递历史记忆和众多场所精神的载体;同时回应城市发展和生活需求,将“背水而居”向 积极的“面水而市”转变,通过新建筑、新公共空间的植入,将老建筑所传承的“海丝”文化和故事场景,时时呈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与历史文脉传承的气质“场”相比,上海永嘉路口袋公园(图12)则是在城市更新中通过街道夹缝中提供公共空间带来的“小确幸”,成为了社区居民日常情感寄托、充满归属认同感的生活“场”。日常的人文关怀或许更多地体现在公共空间中这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社区居民很自然地从周围的邻里汇聚到这里,晒晒太阳、互道平安、天南地北地聊天,抑或与好奇的青年闲谈畅想,构成了平常百姓充实而开心的一天,而这样的日常“温暖”,是公共空间中需求最多的,也是我们城市中最需要得到重视的。

  好的公共空间营造涉及不少方面,但“日常的温暖”却是其关键内涵,只要规划师、建筑师从真实的具体的人出发,用心来为他们来做规划和设计,一定能有所作为。城市建设永远是规划师、建筑师等的工作交叠,规划和设计思维的互补互动,尤其体现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上。希望能够通过“径、空、用、场”四个点的感悟和分享(图13),对创造更多更好的“以人为本”公共空间有些许帮助。



上一篇:看夜景图成都、绵阳、攀枝花、宜宾、泸州是四川最富贵的5座城市 下一篇:重庆夜晚的城市灯光在黑私自如梦似幻犹如星河倾注而下。
推荐查看